宝宝
教师
习惯养成
指导语言
行为提示
有序进入盥洗室,先小便再洗手。
洗手前卷起衣袖,不弄湿袖口。
洗手后自己把袖子放下来。
正确洗手、使用擦手毛巾。
不玩洗手液,不玩水。
洗手后、进餐前保持小手干净。
先小便再洗手哦!
谁要老师帮忙吗?
排好队,一个接一个。
前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后面的小朋友请等一等。
宝宝小手伸出来,闻闻香不香。
衣服塞到裤子里去了吗?
让我看看小肚皮包好吗?
保证洗手液、擦手巾、筐等准备到位。
在幼儿身后帮助卷放衣袖。
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
指导幼儿把用过的毛巾放入污物筐。
观察幼儿手是否洗净。
提醒幼儿不浪费水。
延伸阅读: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洗手是一件“大事”,老师要经常提醒。不但需要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式,还需要关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洗手的情况。可以创设一个洗手的环境,让孩子喜欢上洗手、提醒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如:小班可以在洗手处贴上本班孩子洗手的示范照片或图片,用简单的图示标出洗手液、肥皂、手帕、护手霜等物品的摆放处;中、大班可以请孩子自己创制一些标识,表示洗手的规则和物品的摆放处;老师也可以把洗手程序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一边念一边洗手,有自我提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