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新闻  课程  教研  游戏  研究  园长  教师  保健  营养  家教  悦读  早教  靓照  博客  活动  论坛  园园通
  近来,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的讨论较为激烈,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要从熟悉的幼儿园进入陌生的小学了。宝贝们从小园生变成小学生,远非只是身份上的改变,各种调整和适应到底应该怎样准备和进行,有没有更多的规律可循,是否拔苗助长了,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尽管有许多许多问题和困惑,但无论从园所、小学还是从家庭来说,都应该重视起来,毕竟“幼小衔接”工作不是靠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是需要机构、家庭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做地更好的。
…………………………………………… 关键词:愿望 兴趣 好奇心 求知欲 行为习惯 生活能力……………
访问“园所:规范是主旋律”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入手。或许一些简单的游戏也能帮助家长给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如通过下棋、夹豆子和计时完成任务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交往能力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活动… …因为只有孩子有兴趣,乐于接受的自然衔接,才会对宝贝成长更有意义和价值。
幼小衔接视频讲座(周鸿飞)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编
 
 
    注重培养自理能力:从小做起,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用终生。
    佳佳妈妈:早放手孩子成长快
    其实从这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孩子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吃饭时告诉孩子不挑食、进餐不拖拉;卫生习惯上要孩子注意餐前便后洗手,上学时还给她自带水杯;同时还注重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我觉得这很重要,因为勤劳和勤奋是紧密相连的。孩子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小鹿妈妈:督促孩子加强锻炼
    宝宝大了,每天我都会督促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现在的孩子营养摄食丰富,又整天看电视、玩电脑,不喜欢运动,因此更需要锻炼身体,才有进行文化学习的根本。
    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暑期应该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联系,一起看电影、滑滑板,或者约好即将成为小学同学的孩子们一起去科技馆、海洋馆等。让孩子们在学校一起学习,课外一起游玩,这样,等他们五年的小学时光度过时,学会了交往,有了朋友,还会有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
    家长可可妈: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我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过,多给可可一些锻炼的机会:帮老师擦桌子、摆椅子、洗抹布、拿作业等。我去接她时,常常看到她正在洗漱室里忙忙碌碌的。孩子干活多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提高了,也就有了认同感,也就会放开心情,和小朋友们融洽相处。这种能力很容易被迁移到小学。
    家长淘淘妈:对孩子多鼓励
    每天我都读老师的短信给他听,如果有哪一条老师说:“孩子们真棒!”之类的,我都对他强调说:“老师表扬你真棒!”把老师对全班孩子的肯定分解为对他的表扬。
    如果我在学校和某个学生家长聊天或打招呼,回家后就会向淘淘汇报:今天妈妈和你们班谁的妈妈聊什么了。孩子马上会追问:“你怎么认识她妈妈?”我就告诉他一些技巧,同时还说:“以后你们也会成好朋友的。”如果聊天中同学的家长提到淘淘,我回家就添油加醋地告诉他:今天谁的妈妈夸你了。孩子会向着你鼓励的方向发展。很快,孩子就觉得在学校不那么孤单陌生,很快对班级学校有了认同感。
    提升孩子注意力:幼儿园一堂课需要孩子集中注意20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这对于新入小学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怎么让孩子顺利地过渡呢?
    家长淘淘妈: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
    暑期家长可以有计划地训练孩子的能力。比如一起进行一些过程有趣的题目,而非单纯的计算。如:甲数+乙数=7,甲数-乙数=3,问:甲数乙数是多少?让孩子用7根筷子摆摆看。孩子学过分解,可以引导孩子先让第一个式子成立,再用第二个来检验。这样的探索过程是孩子感兴趣的,自然就会延长注意力时间。
    家长顺顺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比如,让孩子看一些图片,图片中有各种不同的东西:玩具、汽车、房屋、桌椅等,然后让他在规定时间内,把你要求的几样东西分别找出来。还可以比比哪次找得快。对于复杂耗时的事情,可以帮孩子分解。如给孩子读一个故事40分钟,就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些提问、讨论、猜测下面故事等小活动,然后再继续读,有这个缓冲期孩子注意力就会再度集中。
    培养孩子书写能力:刚入小学时,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字写不好,写得慢。作为过来人的家长们建议,不同年龄阶段,书写能力要求不同,锻炼的内容也不同,让孩子分阶段锻炼。
    家长顺顺妈:让孩子自己动起手来
    孩子上大班,着重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有利于孩子控制笔的方向和力度。可以让孩子适量的做家务劳动,如扫地、抹桌子、叠衣服等需要控制力度的劳动比较适合;或者是做些叠纸游戏,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化动作。
    家长海子爸:简单入手贵在坚持
    在幼小衔接阶段重在培养孩子写字的能力,而不是写多少字。但为了避免孩子因写字慢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在入学前的暑期,需要进行一些练习。比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写些阿拉伯数字以及简单的汉字,每天做几道10以内的算术题,适度练习。
    借游戏发展孩子思维能力:家长要为孩子构建和谐的环境,做孩子的表率。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工程。
    刘西妈妈:注重家庭和谐环境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和谐,家庭成员之间更要和谐。家庭教育的环境要注重一点:言传和身教同样重要。家长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要记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
    皮皮妈妈:皮皮的一天
    告诉孩子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皮皮,了解他一天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每一个小钟表图的观察,让孩子说出什么时间皮皮在做什么,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相应的时间,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分针走下一步就是1分钟,走一格就是5分钟走两格就是10分钟,分钟的读法是“几点几分”。同时学会时间的比较,是早了还是晚了……>> 看全部
  >> 我要爆料

◎2011年“幼升小”准备时间表         ◎2011年5月21、22日小学报名 《入学告之书》陆续发放.
◎鼓励“晚入学”而不是“早入学”       ◎属地管理"幼升小"户籍生优先 持产证的排第二位
◎长宁所有小学开学第一天不布置回家作业    ◎专家称"6岁上小学"不可一刀切 过早入学易致近视

  结语:面对入小学前,要不要教孩子识字、学算术等问题很多家长们还是存在着非常纠结的心态,根结还是在于不能科学的判断到底怎样才是最利于孩子成长的!其实,基础教育的题中之义,就是要“从零开始”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严格按课程标准要求,这才是既保证所有孩子的起点公平,又能为幼儿园孩子课外“加码”降温的关键,是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重要保证。
  相关链接:小学一年级“起跑线”在哪儿?  市教委:上海小学生每周将有半天快乐活动时间
市青年教师中心组:热议 细研“幼小衔接” 关注宝宝入学 实现宝贝幼小“无缝链接” 幼小衔接系列专题之“入学适应”家长早准备
CopyRight © 2004 Age06.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学前教育网沪ICP备1501347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