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我 家
 
 
 
 
青浦区学前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参赛活动方案
实验幼儿园 小1班 朱骊(93届)

一.集体活动:
? 活动背景:
虽然已经进入小班后期,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在
我们班孩子身上仍十分突出,家长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明显的误区——为孩子付出却忽略了引导孩子知道感恩,懂得珍惜与关爱他人。因此我们选择了“我和我家”这样一个主题,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认识到“爸爸妈妈等”对我好,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在对爸爸妈妈的外型特征、基本情况等进行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对妈妈为家庭、为孩子的付出容易感受到,但对于父亲的付出则认识模糊,怎样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爱我,爸爸也爱我的情感,激起孩子对爸爸的关注?所以我们尝试通过文学作品来帮助孩子感悟生活中父爱的存在。

? 活动名称:《爸爸的手》 (小班)

? 活动目的:通过理解爸爸的大手所做的事,引起孩子对爸爸
的关注,激发孩子爱爸爸的情感。

? 活动准备:电熨斗、刷子等物,图片

? 活动过程:
1. 这是谁用的呢?——用物品唤起孩子对父母所做事情的记忆,从而对父亲的付出产生疑问。
2. 欣赏《爸爸的大手》——帮助孩子理解感受父爱。
3. 爸爸的手真能干——激发孩子对父亲的爱。

二.区角活动:
美工区:我们的垃圾桶真漂亮——用颜料粉刷盒子
送为妈妈的小围裙——用即使贴进行粘贴
结构区:我为全家造大楼——用积木进行叠高
益智区:钓大鱼了——使用钓竿钓鱼
发夹真好看——用图片进行分类排序
探索区:我们家有……——用图片进行分类
我来捞豆豆——使用筷子
角色区:我是爸爸妈妈——装扮成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的橱——把物品分类摆放
晒衣服——使用衣架
薯条真好吃——使用剪刀

2005年6月21

                                                综合活动:装扮(大班)
                                                执教:青浦区实验幼儿园 朱骊
活动背景:
由“怎样和弟弟妹妹一起庆新年”的谈话引发了孩子热烈的讨论及想装扮自己的强烈愿望。
虽然我们班的孩子对于动手操作,尤其是利用废旧材料的制作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特别是大部分全托的孩子平时得到家长的关注与指导非常少,导致他们生活经验缺乏、意志力差、自私、不善合作。
所以我们设想通过孩子们的自由结伴,帮助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对不同材料的感知、测量、连接等),在装扮这样一个主题背景中再现与整合,并通过与教师、同伴的不断互动,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经验,让幼儿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获得有意义的体验。
在自由择伴,确定小组装扮对象,制订计划书并搜集各种废旧材料之后,我们进入了制作阶段,并遇到了所制作的装扮物的大小,材料不适宜等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参观、录象拓宽等各种方式,我们丰富孩子的经验,使孩子的作品基本成形,但在穿戴中普遍出现了连接上的问题,如:天线宝宝头上的头线接不上,裙子上的装饰物老往下掉……于是我们预设今天的集体活动让幼儿讨论连接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针对每组都出现的连接上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2.让幼儿在合作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预备各种粘合连接的材料或工具,如:透明胶、胶水、双面胶、绳子、针、线、木胶钉书机等。
活动过程:
一、呈现问题:做好的东西老是掉下来或粘不牢,怎么办?引发各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二、尝试改进,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或工具进行粘合。
三、小组装扮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