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版    教师版    家长版    课程资源    科学育儿    专题    学前教育机构一览

“阅读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自明,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TA的阅读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从阅读开始。名师成长历程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阅读。

为助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幼教)联合开展3期名师荐书活动,每位名师向大家推荐了一本书,‘有用’之书、‘无用’之书均有,‘专业’之书,‘非专业’之书兼具,并分享了自己阅读的体悟与感动,献给全市4万多名幼儿教师。

让我们与名师同行,领略不同的阅读风景。希望幼儿教师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用书籍丰厚自己的专业,丰富自己的人生,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详细


      一本好书,总会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注入满满的能量,引领我们走向更广袤的天地,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多阅读,常思考,方能见远识微,见贤思齐。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悦”读,拥抱世界!

黄琼
上海市教育学会
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哲学与幼童》

本书作者是美国当代哲学家、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他既通哲学,又懂儿童,潜心于儿童哲学的思考、写作与教学。
本书崇尚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成人不应当把儿童看作“未成年人”,而应平等待之,甚至应视之为“成人之父”!这种理念,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保护他们的天真和好奇!
作者著有儿童哲学三部曲:《哲学与幼童》《与儿童对话》《童年哲学》,已被翻译成中文、日文、印度尼西亚语等十余种语言出版。

<<查看更多

曹莉萍
浦东新区金囡幼儿园
园长兼党支部书记


《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如果你常感“纠结”、“心累”,不妨读一读武志红的《你就是答案》。它能帮助你解决“合不合适”、“愿不愿意”等诸多问题,助你自然轻松地工作与生活,感受美好!

自我实现、成为自己,这样的词汇听上去很美好,也因此深入人心。但我们必将深刻体验到,生命非常复杂,总是如太极图一样给我们呈现非常矛盾的存在:黑与白并存,美好与暗黑并存,幸福与伤害并存,破碎与完整并存。

<<查看更多

陈青
长宁实验幼儿园
科研主任


《和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

我向同行姐妹们推荐由华东师大周欣教授等翻译的《和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这本书。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所提倡的理念和实践能够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成性兴趣和有意义的学习,与当前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精神相一致,并且它是透过一幅幅课程实施过程的生动画面和娓娓道来的真实故事,来帮助我们体会教与学的动态过程,并从教师和儿童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的角度来渗透和提炼指导教学的重要原则,巧妙地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让我们读起来更易于理解,有助于我们教师的批判性反思能力的提升。

<<查看更多

崔岚
虹口区教育学院
学前教研员


《爸爸的画》

一本一把就能兜底抓起来的,
书轻,情重;
一本随时可以伴你笑行天下的,
书薄,趣浓;

父亲一向喜爱孩子。他经常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孩子们笑了,他觉得比他自己笑更快乐;孩子们哭了,他觉得比他自己哭更悲伤。

<<查看更多

傅坚敏
上海市特级教师
特级园长


《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

从副标题“0-7岁成长规律破解”可以得知,这是一本帮助家长、教师掌握孩子7岁前的成长规律、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书。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它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把教育的理念和实际教育方法讲深讲透,充满了教育智慧。

“孩子是一颗种子,它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得到成人的各种帮助。只有了解了儿童成长关键期的不同特点,我们才能在关键期给予孩子关键帮助。

<<查看更多

龚敏
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
幼儿园园长


《智慧快餐》

《智慧快餐》是郑辛遥的幽默漫画系列,通过图文形式、精炼的语言讲述了一些寓意深远、文辞优美的人生哲理,是一本可以放置案头枕边随手翻阅的智慧书。

无事切莫胆大,有事切莫胆小。
你若不想做,可找出十个借口;
你若想做,会找到一个入口。

<<查看更多

杭爱华
上海市特级校长
高级教师


《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

拥有好奇心,人生才精彩!启迪好奇心,育人有成效!保持好奇心,永葆年轻态!
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研究案例,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类第四个驱动力(前三个为食物、性和庇护所);其有两个类型七个原则;当个人拥有好奇心时,就拥有了人生两大红利;最重要的是让读者理解用“七个方法”来启迪和保持“好奇心”,让热爱生活的心灵永不老去,保持年轻。

<<查看更多

洪晓琴
上海市特级园长
正高级教师


《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在生长》

一所学校的发展,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那就不是真正的发展。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在生长,让我们看到了园长和教师正成为学习发展的共同体。

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课程领导力在赋予教师权利的过程中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激发其专业自信,将幼儿园课程和完善融入教师自身的发展中,提高共同体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能力。

<<查看更多

黄凯
上海市特级园长
崇明区莺莺幼儿园园长


《夏山学校》

不要说孩子,就连成年人都希望有机会自由的“撒野”。自由,并非放任!而是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以孩子选择权、决定权和评价权!

在不自由教育之下的人们无法快乐地生活,这样的教育完全忽略了生命中的情感部分。因为这些情感是动态的,如果只发展头脑而压制情感,生命便会失去活力,变得丑恶和毫无价值。

<<查看更多

黄敏君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教研员


《世界静了下来》

这是一本绘本阅读笔记。作者徐榕,作为一名童书评论人,为《我爱六一》《爷爷变成了幽灵》等一百多本绘本撰写导读。

就在这个夏天,我们相遇了,相遇“六一”。
“六一”是一个节日。“六一”是一对伙伴。“六一”是一幅画卷。“六一”是一次回眸。“六一”是一场重逢。

<<查看更多

凤炜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园长


《领导力 21 法则:如何培养领袖气质》

这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带你走近名人、为你开拓视野的著作。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下定决心、死心塌地追随一位领袖?是什么因素导致领导理论家和成功的领导者之间出现天壤之别?

<<查看更多

李丹
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
特级园长


《孩子你慢慢来》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书名“孩子你慢慢来”,该书的封面是一个有着外国人面孔的小男孩,正低头踩踏在金秋铺满叶子的地面上,表情似乎在思考和探究着什么,画面给人以温暖、恬静之感,有一种让浮躁心绪即刻安宁的力量。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查看更多

刘琪
普陀区大风车幼儿园
园长、书记


《修炼——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上册、下册)》

《修炼——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上册、下册)》一书,是对上海市实施特级教师制度40年来,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这一群体专业成长的一次全面回顾。

摘自于《修炼——百位特级谈教师专业成长》一书中于漪老师所撰写的《每个学生都是宝贝:情感世界的自我涤荡》一文中的名言:1、就教师而言,对学生必须具备的情感是“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查看更多

陆明凤
中学高级教师
上海市特级园长


《苦难辉煌》

由于防疫,春节以来数月闭户宅居,闲来随便读书,不料,《苦难辉煌》引人入胜,让我一口气看完。

沉心思索,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地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相连,共产党人怎么可能获得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查看更多

毛美娟
上海科技大学
附属民办幼儿园
园长


《摆渡人》

看到《摆渡人》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的“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句话,想象这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感天动地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十五岁的迪伦,在一团糟的氛围中,满怀期待的去见素未谋面的爸爸。然而,火车出了事故,迪伦死了,灵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带着迪伦的灵魂,行走在荒原,最终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

<<查看更多

茅红美
上海市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在哪里?学习与迁移是如何发生的?儿童是怎样学习的?如何进行学习环境设计?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如何开展?……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学习科学。

儿童所展示的能力是由环境经验和关心他们的个体塑造的。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对这一教学观的合理引申就是教师需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给定主题时随之带来的不完整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

<<查看更多

邵乃济
上海市特级教师
特级园长


《课程与教师》

有位前辈曾说:“世上的好书千千万,博览群书固然重要,但好好地精看一本书也许会让你有更加深切的感受。

“课堂这一场所既非真空的密室,亦非游离于社会的存在。课堂中发生的任何一种现象都是现代这一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的缩影,是同课堂之外的问题息息相关的。”

<<查看更多

沈冠华
蒲公英幼儿园
园长兼书记


《有吸收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其创始的“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对于教育界而言具有革命性的突破价值,提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这就是教育,为生命提供帮助的教育,从刚刚降生就开始的教育。它形成了一场和平革命,并且将所有事物集中和吸引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中心上来。

<<查看更多

宋志红
上海市特级教师
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学


《绿光芒》

《绿光芒》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写的一本书。梅先生用平实而质朴、真实而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发生在梅先生生活中的50个小故事。

生命枝头每一片绿叶或飘落的响声里都有闪耀的光芒,感谢我总能看见。感谢我亲爱的父母给我的眼睛。

<<查看更多

王晓燕
杨浦区延吉幼儿园园长
上海市特级教师


《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时常在思考,什么样的提问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称得上高水平?为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我们应该有哪些准备......此书,将带给我们清新而实用视角。

一个高水平的问题绝不是用“是(有)”或者“不是(没有)”就能回答的问题,其答案也绝非是显而易见的。

<<查看更多

卫晓萍
徐汇区宛南实验幼儿园
园长


《你一学就会的思维导图(新版)》

思维导图被誉为“21世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影响力已经席卷全球。本书以自身学习和教学经历为突破口。

思维导图被誉为“21世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影响力已经席卷全球。本书以自身学习和教学经历为突破口。

< <查看更多

温剑青
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园长


《中国文化课》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世界众多的力量中,文化最软也最强大。“文化”这个词,在《辞海》内有很长的定义,作家余秋雨用三十个字表达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一种称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崇古,不是为了啃老,更不是为了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而只是为了证明文化的延续性。”

<<查看更多

吴荷芬
上海市特级教师


《杨卓舒随想录》

本书分上下两册。“守住你的高地”(上册)告诉读者理想、良知、精神、思想、美德、品格、情感、禀赋、文化、历史、财富、健康、资源等是人生的高地,人们守住了高地,就守住了幸福与卓越。

“文化的灵魂是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化不能称之为文化,凡是能够形成思想的,最后必然是一种文化。

<<查看更多

肖燕萍
上海市特级教师


《儿童立场》

文笔朴素朴实,自然流畅,充满诗情。娓娓道来的一篇篇短文好似一股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田,深入浅出地阐述着正确、先进的教育观点。

人总是要长大的,但眼睛不能长大;人总是要变老的,但心不能变老。不长大的眼是童眼,不老的心是童心(作家陈祖芬)。

<<查看更多

叶蕴
上海市特级教师


《追风筝的人》

这是一个残酷而美丽的故事。
折射了人性的复杂和救赎的艰难。
解读生死
超越生命
洞悉人生
令人荡气回肠,久久回味……

<<查看更多

应彩云
上海市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山河之书》

疫情期间,踱步斗室,心却向往着广袤大地。于是,取下书架上的《山河之书》,以填充一下浪迹天涯的心。
打开目录,可以看到:全书是由27篇独立的文章组成,而短文名大多与地方或建筑有关。所以,乍眼一看像是游记。
可是,当我打开“西域喀什”“都江堰”“莫高窟”意欲一览风光时,却看到:余先生以或群像或个体的人物故事,来传递和支撑对祖国山河楼宇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透析了中国世代认同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令人深思之余,频频点头。

<<查看更多

袁晶晶
上海市特级教师


《中国文化课》

大疫情大变局之下的“中国时刻”,作为中国人,更值得一读。读此书,能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积三十年之力梳理出的中国文化脉络与精华,在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故事间,感慨、惊叹、感动。

司马迁所说的那种“任侠”精神,也就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品德,在墨家弟子身上体现得最鲜明。

<<查看更多

张敏薇
上海市特级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散文集,以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的人生境遇展开,揭示了现实人生中种种不顺利的遭遇,讲述了在面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挫折、缺陷、伤心和困难时如何通过哲学获得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在饱受困顿时正确审视自己的人生,滋养健康的生命。

<<查看更多

郑莉
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
园长


《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

推荐这本书不是因为“混龄”这一形式,而是因为书中一篇篇鲜活的教育日记,记录着孩子和老师共同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

“最开始只是一两个老师发现混龄班孩子的表现不同于同龄班孩子所做的记录,后来就有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了。

<<查看更多

周洪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教研室教研员


《不抱怨的世界》

这是一部励志书,但与那些试图整体重构读者脾性的书相比,它的定位似乎更“低调”、更具“行动性”。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结尾的一句话:
“你自己就是一种祝福!”

<<查看更多

周剑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

一是贴合当前的需要,儿童观察与评价是近2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什么观察儿童?
观察不断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需要,而且有助于教师成为一名对儿童而言是否有用的教师。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Age06.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学前教育网沪ICP备1501347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