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新闻  课程  教研  游戏  研究  园长  教师  保健  营养  家教  悦读  早教  靓照  博客  活动  论坛  园园通  
  编者按:
  小小的婴儿,抓着一张卡片,咿咿呀呀的玩着,甚至咬,她在阅读;
  妈妈抱着孩子,翻着一本书,对孩子说:“看,这是一只小狗。”孩子却只顾自己用小手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她在阅读;
  孩子在沙发上模仿大人看报纸,报纸却拿反了,她在阅读。

  4月2日是“世界儿童图书日”,也是“中国儿童阅读日”,亦是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诞辰日。阅读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其价值越来越显而易见。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阅读是视觉、听觉、触觉的“全身活动”,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好奇地拍一拍、看有趣的图画、听爸妈娓娓道来、咿呀地发表意见……这种美妙的情感共鸣和对书籍的尊重将伴其一生。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翠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
  ◎阅读目的不仅是为了理解和记忆阅读的内容  ◎亲子共读让婴儿感受到外部世界给予的关爱  [全文]
  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在欧美国家被认为早期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这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训练语言发展,更重要是的是要,它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妈妈爸爸在和我在一起,他们很爱我。  [全文]
  延伸阅读:婴儿喜欢听父母朗读>>  读书计划从零岁开始>>  父母常见问题解答>>
 
  “文+画=带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松居直(日)
  松居直在其著作《幸福的种子》中这样定义图画书:“亲子共读的书”、“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以及“传递亲情的桥梁”。图画书能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知识、智慧和情感的熏陶,进而为他们的一生打下精神底子。
   什么是图画书?  [全文]
  图画书的英文名称是“Picture Book”,又名绘本。图画书中的画和文字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即画和文字互相呼应补充建构了一个更为丰富的文本世界。
  延伸阅读:图画书的定义>>  图画书有什么用>>  图画有什么好看>>  图画书的故事境界>>
   图画与文字的关系  [全文]
  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图画书的艺术风格  [全文]
  风格是整体来看的效果总和,是插图或文字之所以看来有别或甚至独特的原因。风格是从艺术家对主题和呈现方式所做的不同选择中发展出来的……

 

   特别介绍:无字书(Wordless book)  [全文]
  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要以纯粹的图画语言演绎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无字书的图画毫无疑问就具有相当强的解说性和想象空间。
   图画书大奖介绍  [全文]
 好书推荐梅子涵:我推荐的引进儿童文学书目(查:中华读书报)>>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王林、阿甲、徐鲁:他们推荐这些图画书>>
 
  “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    ——霍力斯·曼(美)
  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教师蒋夷给大家一些选书的小贴示:了解自己宝宝的特点和书籍的特点,适合才是最好的!

  0-6个月 宝宝喜欢观察人脸,不妨为他提供一些大卡片如脸谱图等,这对宝宝而言是一种情感抚慰;父母不要认为小宝宝读不懂书,“玩”正是他特别的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你们由此找到了交流的载体。
  小贴士:
  ◎大卡片,让宝宝识别图像  
  ◎塑料洗澡书,让孩子在洗澡时边玩边看
  ◎布书
  ◎毛毛书,孩子通过触觉来认知,引发阅读的兴趣
  6个月以后 随着动作、认知、语言、情感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发展,宝宝会咿咿呀呀地模仿成人发声,会用小手一页页地翻书,开始理解一些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近的故事情节,逐渐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这时阅读带给宝宝的是全方位的享受。
  小贴士:
  ◎选择硬板书 这便于宝宝练习翻的动作。
  ◎选择内容重复性强、情节复杂度适宜的书籍 一些以动物为题裁的书特别受宝宝欢迎,词句多以象声词的形式出现,这符合小婴儿的表达习惯和理解能力;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喜好和发展阶段都不相同,应根据个体的特点来选择。
  ◎选择美的书籍 画面所营造的美感氛围是阅读之外的另一层体验,色彩、线条、构图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
  特别提示:
  ◎出于安全的考虑,须留意书籍的装订品质,避免伤害宝宝的身体;
  ◎适龄并不是选书的惟一重点,不要因为成人的品味或习惯锁住宝宝的兴趣;
  延伸阅读:选书的5个标准>> 日本妈妈自制童书>> 看图画书的五个环节>>

 
 
   温暖的家庭空间
  木制地板,木制书架,丰富的图书资源,家庭成员的照片及玩具摆设等,营造一个窗明几净,安静轻松的环境。
   为宝贝的书找一个家
  给宝贝一个专门的小书柜或小书架,抽屉也可以,这有利于培养宝贝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和归类的能力。
   为宝贝量身定做小书桌
  给宝贝准备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合适的小书桌。
   投入、放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当你抱着孩子念一本书或哼唱一段童谣时,温柔的抚摩、轻声的言语和深情的眼神,不仅是宝宝能感受到你深深的爱,更能在这种爱的气氛中,对阅读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经常带宝贝去图书馆、书店
  “爱读书的霖玲宝贝”——霖玲妈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在房间向阳的地方铺上地垫,开辟了一块专供霖玲阅读的地方。晚饭后是我和霖玲固定的阅读时间,每次我都会带她安静的坐在那里一起看图片、讲故事。[全文]
  延伸阅读:积极地阅读环境>>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阅读天地>>
 
  “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以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彼此交谈、分享喜悦及心灵交流的真实感受,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会一直留在他们心中。”  ——松居直
  亲密的身体接触让孩子获得安全和信任
  ◎面对面,让他看得到你,蹲下与他平视;
  ◎把他抱在膝上;
  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
  营造自然而可贵的探讨氛围
  ◎语言平和自然
  像平时说话一样把故事娓娓道来;而适当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则能够增添其对宝宝的吸引力。
  ◎联系宝宝的日常生活
  当孩子大概八、九个月大后,与他一起看书时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加进故事中,例如,把故事主人翁的名字唤作宝宝的名字,也可把故事所述说的带进日常生活中,如书中小狗睡觉,对宝宝说:“小狗睡觉了,宝宝也要睡啦。”
  小贴士:
  ◎阅读要形成规律 亲子共读放在临睡前比较好适宜。固定阅读的地点和时间有助于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并不是“绝对”的固定,避免让孩子觉得这是临睡前的“必修课”。
  ◎多提供孩子和爸爸读的机会 尝试让爸爸和宝宝阅读,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呢!
  ◎不要强求把故事从头至尾讲完 小婴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不要让阅读成为“功课”。
《我爸爸》 (英)安东尼·布朗 图 余治莹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晓燕,儿子一树,3岁(06网友)
  和孩子一起读过《我爸爸》的父母,一定会为书里鲜见的颂扬父爱的方式拍案叫绝。书中的每一幅图画和每个句子自然融合,尤其珍贵的是,读起来让人嘴角总停不了微笑。我问他:“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很特别的‘好爸爸派’请爸爸吃,你要怎么做呢?”“我不知道。”他如实地回答。于是,我就带着他去超市买了做派要用的蛋糕、奶油和老公喜欢吃的蔬菜,回家后一起动手做“好爸爸派”。当“好爸爸派”送给老公的时候,我教宝贝说:“爸爸,你真的很帅。我爱你!”我相信在多年以后,宝贝回忆起现在的情景,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笑声来。笑,也就成了一种甜蜜,一种幸福。
  读懂孩子的行为心理
  放下成年人的心态
  先让自己完全投入阅读,书籍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和智慧能够帮助你了解孩子。
  留意宝宝的表情,观察宝宝在注视什么东西,聆听宝宝的语言并作出回应
  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以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
《换一换》 (日)二俣英五郎 图 蒲蒲兰 译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KEVIN妈妈,宝宝,12个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KEVIN现在特别着迷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老师说,模仿简单的象声词能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现在这个月龄段多给宝宝创造模仿各种声音的机会。今天逛书店,我就发现一本好书——《换一换》,是一个各种动物交换声音的故事。我想,KEVIN一定会喜欢!晚上,我给KEVIN讲故事,他居然把整个故事听完了,尤其听到动物的叫声交换了之后,会流露出好奇的神情,而且发出咿呀的声音,这段时间,我每天都给他讲这个故事,他已经很熟悉书的情节了,每次听到小动物换完叫声,他就会哈哈大笑起来。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松居直
  引导倾听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作为阅读活动第一步——倾听,家长通过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集中孩子注意力,诱发其阅读兴趣。
《换一换》 (日)二俣英五郎 图 蒲蒲兰 译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章奕雯妈妈,宝宝,8个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在女儿一个多月时我就给她讲故事了,刚开始一直都是我和宝宝面对面,她看着我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我来读给她听,慢慢变成宝宝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看。我逐渐认识到阅读最重要的是孩子一起分享过程,家长只能在孩子边上以伴读的角色来陪她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建立孩子与书本之间的良好关系。
  宝宝只有8个月,这天中午洗过澡,我为她选择了《换一换》,宝宝坐在我的腿上,大概有六七分钟的时间能认真听,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开心。书的内容很简单,图片色彩柔和、形象生活,在用词上突出了重复性的重点,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角色扮演 父母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模仿他的语音语调或动作,家长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
《子儿,吐吐》 李瑾伦 文/图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桐桐妈,女儿1岁2个月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子儿,吐吐》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把嘴鼓起来,变成小猪“胖脸儿”的样子。而桐就用小手把我鼓起来的地方压下去,非常开心。现在演变成,只要读这本书,她就拍她自己的脸,很可爱。
  看看讲讲,引发幼儿表达 边讲边向宝宝提问或他们提出的问题譬如,指出图画里的细节然后为孩子设问,从抽象(譬如“为什么你认为他不想尝尝生鸡蛋和火腿?”)的到具体的(“你看见一只白色的狗没有?”)都可以。
《大声回答“哎”》 (日)佐佐木洋子文 蒲蒲兰译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王冠融妈妈,宝宝,17个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拿着一套小熊宝宝丛书回家,宝宝不知挑哪本好,走开了。我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刷牙》!”宝宝抬起头直对着我嚷道。“好吧!”我没有硬性强迫宝宝拿新书,而是顺着她的意思讲了一遍老故事,她的互动非常好,能记得配合我一起作答。乘着她的兴奋劲儿,我拿起一本《大声回答“哎”》翻在了她的面前。
  选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她喜欢模仿大人的语言,宝宝叫“妈妈”,妈妈回答“哎”;宝宝叫“爸爸”,爸爸回答“哎”;于是,她常抢着自叫自答:“奶奶!——哎!”“爷爷!——哎!”接近生活场景的书,对现在这个月龄的宝宝应该相对容易接受和理解,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当我们叫她“宝宝”的时候,她有时却不予回答,或者声音很轻,我想小动物的榜样示范效应对她的“大声回答”应该会有所帮助吧!
  果然不出所料,比《刷牙》四、五遍的讲授棒多了,只讲了一遍《大声回答“哎”》,宝宝就跟着应答了起来,喜滋滋地抛开书看着我,嚷道“哎”!由于书的词语简单,到我讲第二、三遍的时候,她几乎对书不看一眼,也不等我讲到点上,就“哎”“哎”“哎”……答应个不停,而且声音响亮极了,还跑到爷爷那,“哎”给爷爷听。
  在宝宝熟悉了书的故事之后,我试着“跳”出了书,结合生活的例子,继续编着属于宝宝生活的《大声回答“哎”》的故事,如,“小乌龟——哎!——小乌龟回答得真高兴。”“爸爸——哎!——爸爸回答得真神气。”“宝宝——哎!——宝宝回答得真响亮。”宝宝兴奋极了,抱起小乌龟亲了一口,然后凑到我面前,大声喊——“哎”!
我们都清楚,宝宝家人的生活状态会直接影响她的成长轨迹。所以,我们首先要作好宝宝的榜样。我告诉宝宝的爸爸,“当宝宝叫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大声回答‘哎’。”爸爸回来了,宝宝在门口接他,一开始叫得很轻,我告诉她,“小动物都怎么大声回答的?”第三次她叫得响了很多,她爸爸也大声地回应她,“哎——”“爸爸回答得响不响!”这时,宝宝嘻嘻地笑了。
  与宝宝的生活经验建立自然联系 与宝宝的生活细节越接近,宝宝的理解力和阅读兴趣也会越高,因而,抓住书籍里的情节向宝宝的真实生活延伸,能够增进他们对阅读感受。
《我要拉巴巴》 (日)佐佐木洋子编绘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陆彦沄妈妈,宝宝,16个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沄沄每天早晨总要边玩玩具边拉巴巴,偶尔觉得玩具没意思就会摇头表示没有巴巴,可不一会儿,就把巴巴拉在裤子上了。今天早晨她又摇头不肯拉,我灵机一动,“沄沄,你拉巴巴的时候,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沄沄很开心,马上点头同意。我特意拿出《拉巴巴》这本书,沄沄听得很认真,听完还要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讲了3遍。等故事讲完了,我抱起沄沄一看,哈哈!巴巴也拉好啦!

《大象的嗯嗯》
  我一面翻书讲故事给孩子听,一面依需要来调整故事内容。孩子两岁多时最喜欢看“大象的嗯嗯”这本书,每次孩子看这本书时都能笑得东倒西歪,已经看过数十次了,笑声一样大。而我在讲这本书的过程中,就适当地加了一些我想调整或灌输给孩子的观念,例如孩子不爱大便,不爱吃饭,都可借着图画书的内容溶到生活里面,孩子很乐意和书里的小动物一样吃很多饭,然后才可以屙很大的大便,如此,便能轻松地调整她的行为。
  等孩子再大一两岁的时候,同样这本书,我告诉她,每一个人都有长处,比如比谁的大便大的时候,刺猬的最小,可是清理起来很快,所以它也有机会得第一名。我们有些地方比不过人家并不一定就不好,也没有人样样都能得第一。
  一本书看守几次之后,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看图讲故事。一开始他会讲得有一句没一句的,或是三言两语就说完了,不管如何,一定要鼓励他,他会一次比一次说得好;后来拿起一本新书,他也能自己说得头头是道。
  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 让孩子观察画面,猜猜书名、下一个情节、符号或某个角色的语言,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然而,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并自由地想象和思维。
《刷牙》 (日)佐佐木洋子编绘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王冠融妈妈,宝宝,17个月(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阅读沙龙会员)
  选择这本书的理由是书的创作理念能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而书里所描述的内容是宝宝平时熟悉的生活场景。
  刚接触到新书,她似乎并不感兴趣,没多久就有点不耐烦了。我坚持讲了第二遍,她好像开始听出点“味道”来,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吃过饭,她似乎余兴不减,要我再讲,这次,她已经能安静地从头听到尾。还不时自己用小手翻弄着书页,偶尔还会“哈哈”笑出声来。我顺势将书翻到出现所有小动物那页,问:“咦,小鳄鱼在哪儿呢?”她立刻用手指了上去,我们都很惊奇,因为讲故事的时候,为了保证听觉的美感,我们从不刻意的扰乱故事情节去做一些认知活动,家里也没人教她认识过鳄鱼!奶奶不信,换了一页,继续“考”她,她依然“回答”得准确无误!真是太神奇了!也许孩子的聪慧和思维的空间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成人有太多的框架,又把这么多的框框套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蚂蚁和蝈蝈》
  睛睛妈妈,晴晴,2岁(06网友)
  蝈蝈和蚂蚁的故事很简单,蝈蝈只知道享受生活,放声歌唱的时候蚂蚁们辛勤地准备着粮食,到了冬天,蝈蝈又冷又饿,最后是蚂蚁收留了他。故事末了,我问晴晴小蚂蚁怎么样,她说蚂蚁很勤劳,蝈蝈很懒惰,所以没东西吃,我告诉她小蚂蚁还很善良很有爱心,能在蝈蝈困难的时候帮助他,这是很可贵的精神。同样的故事有着不一样的结尾,在另一本寓言书上,把蚂蚁收留蝈蝈那一节改成了蚂蚁没有理会蝈蝈,把他赶走了,使他获得了懒惰就要挨饿的教训。我想,等宝宝再大一些,它会知道故事的另一种读法。

《喜欢大的国王》 (日)安野文雅 文/图
  园中三叶草,儿子,3岁(06网友)
  虽然封底上写着适合4岁以上亲子阅读,但是我买到以后就直接断定我儿子会喜欢得不得了。果然是这样,他睡前伴着超级大的牙刷,超级大的盘子、叉子,超级大的巧克力,超级大的拔牙钳和超级大的花盆、钓鱼钩。读了半个多小时,睡了一夜,到早上上幼儿园之前又读了两遍。那么大的花盆里长出的还是小小的一株花,他看得好快活哟,国王再哭鼻子再命令别人,花朵还是那么小。
  延伸阅读:早期阅读不可追求识字量>>  看图画书的五个环节>>  用孩子的方式和他一起阅读>>  与读书有关的游戏>>
 
小手翻开大世界
  爱孩子,就陪TA读书吧!读一本好书,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时刻。
 
  《我先,我先!》     【试读申请】   《梦的世界》系列     【试读申请】
  试读名额:10名  申请期:3月28日-4月3日     试读名额:10名  申请期:3月28日-4月3日
  这是一只处处要争先的小鸭子。出门散步,它要第一个冲出去 ;钓鱼,它要第一个拿到鱼竿 ;游泳,它要第一个跳进水中 ;该吃饭了,它当然也是第一个冲向桌子。然而,今天的食谱是什么呢?是鸭子!
  一个滑稽的、冲动的小鸭子的故事。
    “梦的世界”系列共4册,介于故事书与游戏书之间,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致细腻的笔触为小读者们构建出一个个梦中的家庭、学校、房屋、动物乐园等场景。书中细节丰富,画面内容含量大,在视觉狂欢的同时,是想象力的恣意飞扬和犹如进入童话王国般的心灵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