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为何“议”有效教研
  浦东新区教学节幼教专场16日、17日连续两天分别在“蒲公英幼儿园、东方幼儿园、南门幼儿园、临沂八村幼儿园、浦南幼儿园” 五个专场开展(详见附表),全区共计千余名教师,包括各幼儿园的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师代表等共同聚焦教育教学中“游戏”“互动”等最典型的现象和难点,通过有效教研,解决问题,共享经验。
  • 游戏
  • 互动
  金童幼儿园现场研讨      >>【登录内网管理平台 详看现场教研】
  教研主题:《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解读及应对策略研讨》
  参与人员:仲蓉蓉、胡晓威、王颖、梅一枝、宋璐、万丽菲、徐佳萍、周敏、章文艳、张莺鸣、陆晨晴、陈虹、张佩华
  ①《幼儿长时间沉浸于同一游戏中》
行为解读 应对策略
 这个游戏玩的时间还不够  满足活动的次数与总的时间
 独自游戏,独自满足  耐心等待,提供范型,促其交往
 消防知识知道的比同伴多  以强带弱;丰富材料,拓展情节
 提供或喜欢游戏中的某个材料  转移注意,参与更多游戏;平行介入,扩大玩法
 玩这个游戏时被老师或同伴表扬、肯定过  构思游戏计划,丰富游戏内容
 前一段时间的关注点  丰富经验;减少材料,促其交往
 内心的一种需要  满足需要,支持幻想
 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弱  以强带弱,群体合作
  ②《幼儿观望不参加游戏》
行为解读 应对策略
 社会性情感发展较弱  以强带弱,鼓励合作
 缺少生活经验  丰富生活经验;平行游戏
 他在观察  观察、耐心等待;相信孩子
 没能做到他想要做的角色  语言暗示;情境性介入
 缺少玩伴  赋予角色任务;和同伴一起玩
 想玩新游戏  支持满足
 性格内向且胆小  直接指导
  ③《幼儿频繁更换游戏》
行为解读 应对策略
 缺乏交往的技能  发展与同伴的关系
 兴趣短暂  加强角色意识,给予角色任务
 同时的角色太多都想玩  教师调整游戏安排
 尝试那个游戏好玩  鼓励支持,设定界限
 习惯被动接受  家园共育
 遭受过挫折  给于游戏的成功感
 没有熟悉的玩伴  教师以平行游戏介入
  东方幼儿园教研组现场研讨   >>【登录内网管理平台 详看现场教研】
  教研主题:《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
  问题1:大班开展角色游戏时,提供材料如何把握适宜的 “度”?
  答:首先,提供材料时要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不同做到适时适宜适度;其次提供的材料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原有发展水平上,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问题2:教师的介入和引导与发展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假如用图示来表示,“起点”是孩子的已有经验,而“终点”是孩子需要发展、达到的目标。那么从起点到终点,孩子们可能会选择直线走。确实选择直线走,路径最短,最快到达终点;孩子们也可能螺旋式的走,虽然路径很长,一路上可能会碰到多一些的挫折和障碍,但孩子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在发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发展点和面相对于直线走,却多了很多。
  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快好还是慢好?其实里面的价值很难判断,老师们还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发展吧。认清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浦南幼儿园陆家嘴校区教研组现场研讨
  教研主题:《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言语互动的策略》
  教研目标:根据师幼言语互动的要素分析,对集体教学活动《籽儿吐吐》进行现场剖析,并梳理相关的策略。
  参与人员:李洁、薛蓓、李敏、冀彩虹、姚晶晶、丁玉雯、董莉、顾莉玲、朱毅杰、徐卉、何冰清、王佳超
  >>【登录内网管理平台 详看现场教研】

  南门幼儿园现场教研现场研讨
  教研主题:《“慧读”乐陶陶——由幼儿作品“假如我是老师……”引发的观察和思考》
    教研目标:积累解读幼儿作品的主要方法,发现其价值,提升教师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参与人员:李洁、褚红宇、黄洁、马凌云、郭钰婷、朱晓英、沈丽萍、乔晓燕、钱笑欢、李婷婷、蔡艳红、顾理澜
  问题1:教师应怎样解读孩子的作品?
   答:第一次解读孩子的作品我们一般会从三个角度解读:其一,看绘画技能,比如色彩、构图、造型等;其二猜作品内容,既画了什么;其三会揣摩作品反映的心理需求,是积极正面,还是消极负面的。
  问题2:读懂了孩子的作品后,有何具体的跟进策略?
  答:建议围绕着孩子幼儿的心理需求跟进。归纳下来有五种需要:安全的需要,比如每天拥抱每一个孩子;认知世界的需要,比如要去森林探险;自我表现的需要,比如轮流做班长;发展想象的需要,比如设立“蝴蝶结日”等一起戴蝴蝶结;第五种需要则是教师给孩子们的一种需要——提升绘画技能的需要。针对这些需要,需要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其实作品因解读而生动,教师因生动而理解,孩子因理解而快乐!这就是所谓的“慧读”吧。
  >>【登录内网管理平台 详看现场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