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小班儿童有那些特点?”

  幼儿常规是指幼儿活动的行为标准、规则或习惯,主要分为生活常规与教育常规。生活常规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将幼儿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意义:◎培养幼儿生活规律  ◎建立安全感  ◎培养幼儿自律能力
 原则◎主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

 方法:◎规则引导法  ◎情感沟通法  ◎互动指导法   
    ◎榜样激励法  ◎目标指引法

温馨提示:
常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
制定常规时应该向幼儿解释理由,使幼儿知道为什么
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应当用积极的语言,避免说反话

教师要按一日活动的顺序制定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步让幼儿掌握要求

讲解示范是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
行为训练

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必要的个别教育

思考问题:
在与幼儿沟通、赢得他们信任上可以把握孩子的哪些心理?
订立班级规则时应考虑哪些角度(幼儿的习惯、集体的秩序)?尝试为自己的班级订立一些常规。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怎样确保他们遵守规则?
延伸阅读:

建立常规制度,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班级规则建立途径
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自由与责任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抓好幼儿园班级常规的30条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