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我所能,力求更好”,这是经常对自我己说的一句话,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人生信条,因为我始终坚信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明确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生命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浦南幼儿园 陈敏
陈敏,1975年出生,1994年中专毕业于上海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2003年12月大专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为浦南幼儿园教师,兼任幼儿园课程部主任。 
从事幼教工作整整14个春秋。其中,在浦东洋泾幼儿园任教3年,1997年调入浦东金童幼儿园任教7年,期间兼任钦洋幼教学区团委副书记3年。2002年12月,被破格评为幼儿园高级教师,并且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教师。2004年8月,通过人才引进,调入浦南幼儿园任教。
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凭着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我始终兢兢业业、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勇敢探索,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尤其是近几年我先后被评为区“新长征突击手”、浦东新区幼教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幼教十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并光荣地被上海市“应彩云学前教育名师基地”吸纳为学员,优异地表现被基地推荐为重点培养对象。
敬业,无怨无悔的奉献
“尽我所能,力求更好”,这是经常对自我己说的一句话,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人生信条,因为我始终坚信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明确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生命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不会忘记,我曾步行4个多小时,到马路上拍摄马路上数字和标志;不会忘记为了购买一个适合教学同时又逼真的假苹果,我几乎走遍城隍庙所有商店;更不会忘记,为设计修改教学课件,我可以废寝忘食,只因为我深深挚爱着这份职业。身边许多的朋友经常友善的提醒我:不要做一个工作狂,特别是做了妈妈,要多考虑考虑自己和孩子,而我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割舍不掉的任务。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关注班级中那些特殊的孩子;为了帮助身边的新老师尽快地熟悉业务;为了刚进幼儿园的老师尽快了解园本课程体系,我总是孜孜不倦,无怨无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老师们需要、只要幼儿园需要、只要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愿意奉献一切。
学习,迈向未来的通行证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教师先学好。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在喧嚣的社会环境和低级的垃圾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我一直秉承理念先行的信念,要求自己先走一步,多走一步。因此除了认真参于区学科带头人定期的培训之外,我积极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并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2006年1-4月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完成了“理解的教育”哈佛大学远程课程培训,获得美方老师的好评。2006年9月,我有幸成为应彩云学前教育名师基地的一员,同年10月我又成为由市教委黄琼老师担任导师的浦东名师基地的一员,在与沿最、深刻的教育思想的接轨的同时,我也赢得学生欢迎,我先后向全国、市、区展示公开教学活动30次之多:如综合活动《生日大策划》,《小猫的生日》等,均受到了看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树立了好威信。
探索,现代教师的天职
教育的奥秘,是一条永远延伸着的崎岖之路,唯有不断地攀援,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金童科研特色是众所周知的,来到浦南我更是如鱼得水,2006年我分别参与了区级课题《幼儿园个性化阅读教育研究》,市级课题《早期阅读特色形成过程中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的管理机智研究》,为了实践课题我经常挑灯夜战,设计调查问卷、寻找相关的教育策略、计算各类科研数据、测评幼儿的发展现状、撰写幼儿的个案追踪等。并根据课题创新的开展了多个项目研究。如“阅读活动中个性化的回应策略的研究”,2006年,我在幼儿教育发展年会上做了《让家长成为个性化阅读指导的主动参与者》交流,我撰写的《让主题回归生活》、《主题背景下数活动素材点的选择和运用》等多篇论文以及三十多篇游戏教材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负责编撰的《阳光宝宝在成长1-12月》一书,正式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的感到科研推进了实践教学活动,而实践教学活动又促进研究的深入开展,而我也正一步步地向着我的目标“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作为一名跨世纪的青年教师,我是幸运的。机遇为我带来了机会,但在荣誉面前我是清醒的:只有永不满足,不断开拓,才会创造出更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