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准备入园……
● 在老师第一次家访时做一个彻底的沟通
在孩子入园前,老师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家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时候希望家长 能够和 老师做一个彻底的沟通,在沟通内容上做以下参考:
1、孩子的乳名 2、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对食物的禁忌
3、睡觉时的习惯,如喜欢咬被子或者抱玩偶等
4、害怕什么喜欢什么 5、上厕所时会用怎样的语言表示
刚入园的孩子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情绪稳定期,老师会像妈妈一样让孩子赶到亲近,因此生活习惯、细节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助 于 老师对孩子的照顾。
● 和幼儿园形成相近的作息时间
对一直在家里无拘无束的宝宝来说,入园难适应的可能就是作息时间了,有的孩子刚入园不哭也不闹,可是几天后突然开始哭闹不止,这是因为起初他们被幼儿园形形色色的玩具,游戏,故事给牢牢吸引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新鲜感消失了,突然发现自己的自由不见了。因此在入园的前几个月,家长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对孩子起床、就餐、午睡、点心三方面的时间做调整,将家园距离缩小。
幼儿园作息时间参考:
7:30-8:45 幼儿来园的时间,做游戏
9:00 盥洗,吃点心
9:30 自由活动
10:00 学习本领
10:30 户外运动
11:00 午餐
11:30 室外散步或看电视
12:00-14:30 午睡
15:00 吃点心、游戏
16:00 离园 |
● 自己穿衣自己吃饭,锻炼宝宝自理能力
刚入园的宝宝常常会以为自理能力不强而渐渐失去自信,依恋家庭,从而不愿去园。所以爸爸妈妈们现在就可以开始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了。
1、自己脱外套和裤子,把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 2、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和裤子,出门前自己穿鞋
3、和奶瓶说再见,用小杯子喝牛奶、水 4、自己挽起衣服,涂涂肥皂洗小手
5、一天三餐自己吃,不用爸爸妈妈来帮忙 6、锻炼自己大小便,不用尿不湿
● 不要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只有老师可以管住孩子,这些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因此也往往会出现以下的语言:
“你要乖啊,不然告诉你们老师去。”
“你怎么那么不听话,明天你不要休息了,送去幼儿园算了。”
“你不能这样胡闹了,以后去了幼儿园怎么办,老师会骂的。”
诸如此类的语言是否不经意间从你口中流出呢?这是孩子接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老师是个很凶的人。无意间造成了孩子与园所、老师的敌对心理,对今后入园埋下了阴影。
● 让孩子更多的积累交往经验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是孤独的,有的孩子在入园前几乎很少有交往的经验,在家里称王称霸,到了幼儿园往往就会形成很大的落差,这也是造成孩子不愿意入园的很大因素。因此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尽量多的积累交往经验,学会谦让、分享,学会自我保护与互帮互助。有了好的性格,丰富的交往经验,相信集体生活不会难道你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