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 分 析
2003/12/2 操场 运动 杜丽萍
实录:每天上午十点开始,是我们小托班幼儿的混龄运动活动时间。
今天,我们小二班的活动内容是通过各种不同材料尝试、探索平衡的练习,孩子们玩的很尽兴。连托班的小朋友出来活动,他们还是依旧选择这块场地。
老师在这块场地正帮助一位托班的小朋友练习走高低不平的小桥,只听身后响起了哭声。当回头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这样一番场景:我们班一个个子最小的、名叫依依的女孩正掏出自己的手帕为托一班的一个名叫钟钟的小男孩擦拭脸上的泪水。一边擦一边还轻声细语地说:“别害怕!我来帮你吧!”原来,那个名叫钟钟的小男孩到我们这块场地玩,由于没站稳,摔倒了。我们的龚依霖看见了,马上将他扶了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一幅令人感动的景象:一个个子小小的小姐姐用自己的“大手”正牵着一个与她个子差不多高的小弟弟的“小手”一起过小河。虽然,小弟弟脸上还挂着未擦尽的泪水,嘴角却微微上跷;而小姐姐却露出了高兴、自信、满足的神情。……
思考:开展混龄运动活动大大改变了以往的运动模式,以及单一的运动指向。
幼儿在混龄运动活动中,不但敢于尝试新的器械、新的玩法,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且能够自主、自愿、自由地选择运动内容和运动器械进行活动,将幼儿大大的推在了前,教师退居二线。幼儿在混龄运动中,还能够模仿他人的动作和尝试新的运动方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获得更好的锻炼,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在混龄运动中,孩子的社会性交往经验也在不断地得到应用与积累。原本在小二班中,由于个子较小,胆子也不大,使龚依霖成为那种受大家保护的对象,使得她自身无法施展,只能被动接受。然而在混龄的空间里,有许多比她要小的多的弟弟、妹妹,她的“形象”一下子就大了!可能在动作上她无法帮助他人,但在情感上她却不比别人差呀!
这个案例也同时给了教师启发:不要小看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应为他们创设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施展,发挥,而教师则更多的关注、支持幼儿的各种行为和要求,促使幼儿更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