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谈 实 录
会有不少幼儿园老师向我咨询:两类(生成与 预设)活动的比例各为多少;幼儿生成的哪些内容是有价值的;两类活动何时可以相互转化,等等。
……
对于这些问题,也许让任何一个脱离了具体教育情景的人来回答,都将是难堪的。”(摘自华爱华教授《是指导教育行为的原则,不是统一教育行为的标准》一文)
事实上,我们都认同这种说法,这些问题只有在相应的教育情景中才可以通过研讨和思考而获得解释。
在南西的“做中学”园本研修现场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教师研讨的投入状态。
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抓手,确实是二期课改教研的卓有成效的一种方法。
“老师们在案例研讨的过程中,领悟到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唯一答案。”(洪晓琴园长语)
(采编:开心) |